查看原文
其他

农发学术 | B类期刊论文是怎样炼成的(八)

SARDER 2022-12-31

个人简介

       苏毅清,男,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物经济与管理;产业经济学。


代表作品

        1.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 中国软科学,2016,08:17-28.

        2.苏毅清,王志刚. 刘易斯拐点,还是伊斯特林人口波谷?——用工荒问题成因的检验与再评[J]. 华东经济管理,2016,03:69-76.

        3.苏毅清,周永刚,王志刚. 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应该如何进行农业调整——来自韩国的经验启示[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2:32-38. 

        4.苏毅清,黄圣男,王志刚. 非正规与正规金融相互关系的研究及启示——基于劳动分工与交易费用的框架[J]. 软科学,2015,03:135-139.


       

论文撰写Q&A

        在看完丁冬师兄的心得后没几天就收到了撰文的邀请,最初的那几分钟我的内心是很拒绝的。因为自己觉得自身的水平与之前每期中的大牛们真是没法比。由于接受正规学术科研训练的时间比较晚,在读博初期我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十分片面,尤其在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更是因为零基础而呈现出奔(杂)放(乱)不(无)羁(章)的状态。当时我的统计学院舍友们都说我是野路子、野蛮实证派的代表,我自己有时也无奈地自嘲为实证界的苏轼。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在读博过程中很多时候是依靠着对先进知识和优秀思想的一厢渴望,是依靠着心中的情怀,才能坚持在学术科研的道路上不断的纠正和进步,进而取得了今天在自己看来还算不错的小成果。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同门秦明与林文声,以及我的舍友李政宵和杨亮。

        在小小的抵触情绪过去之后,我的内心告诉我,在临毕业之际能在学院的公共平台上留下自己的一点小足迹,也是一份莫大的荣幸。于是乎决定,既然心中的确有所感悟,那不妨聊抒胸意,也借此机会讨教大方之家。

        我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在人大农发学院学习的这三年里,我十分有幸与学院里的许多同学开展过学术科研方面的合作,尤其是经常与许多本科生与硕士生一起讨论和实践如何撰写好的学术论文。在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和实践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自己的成长,也积累了一些感悟与心得。因此,在这里,我想基于我平时与同学们经常探讨的三类问题,探讨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去撰写好的学术论文,以及我们如何撰写一篇好的学术论文。抛砖引玉,不成见解。

Q1:我以后又不搞学术,我为什么要花时间去写一篇好的学术论文?

A1:因为这是研究生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经常的,在与同学们讨论到焦灼之时,有的同学就会冒出这样的抱怨,以示退却之心。在这种时候,为了鼓励大家继续勇敢前进,我的回答往往比较含蓄,但内心的真正想法是:在其位,谋其职,既然选择要来做研究生,就应该把研究生的本质工作——看书写字——做好。我经常在与我的同门师弟师妹的交流中强调业务第一的概念。即做任何职业,永远是业务第一,然后才是其他。作为学生,其业务就是学习,那么就必须先把学习做好,其他问题才有可谈的余地。而更具体到研究生,我们的业务更具体为开展学术科研工作,读书写字弄文章,写出好的学术论文。很多同学也许会问,以后不搞学术也要去写好的论文,难道不浪费时间吗,业务再第一也得与将来对口吧?这里我想借用陆铭教授的一些观点来做回答。陆铭教授曾经说过,他最好的学生中,最终走上学术科研道路的只是凤毛麟角,其余的都从事了与学术科研相去甚远的行业。陆铭教授说他并不强求他的每个学生都要成为学者,他在乎的是他的学生有没有认真的完成过作为一个研究生的使命,即做好一项研究,完成学术论文,并收获应该收获的东西。“因为无论未来做什么,这种简单的认真都是重要的。”(详见陆铭教授写的《写给不想做学术的你》)因此,作为研究生,无论将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当下的业务,就应该是把论文写好。这是一种工作精神,放之四海而皆准,于三百六十行无异。


Q2:我还在想,等我想明白了就开始写,可以吗?

A2:可以边写边想,文章不是想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在长期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一直觉得“想”与“写”是一对关于“知”与“行”的矛盾,毕竟“知”无止境,而“行”却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当然,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思考的时间一定更长。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一般要思考多长时间才能开始动笔?在交流的过程中,许多同学希望想法成熟后再开始写,但是真正写过学术论文的同学们应该都有类似体会,就是思路有时越想遇到的问题越多,因此想得多反而有时会无处下笔。所以,关于思考到什么程度可以下笔,我认为,有想法了就可以立刻下笔。正如之前周振师兄也提及,每天都会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我相信那些想法不一定都很成熟,但是只要不断地把想法写下来,那就一定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开始。其实,将想法写下来,边写边想,并不会影响自己的思考,而往往所说的先想后写,不过是懒得动笔罢了。在论文的“想”与“写”方面,我自己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不做完美主义者;二是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其实,很多时候,对于论文的实质性、关键性思考都发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因此边改变想,才是实现“知行合一”的最佳方式,之前丁冬师兄对于自己写作经历的讲述,相信也是对此最好的诠释。最近在我找工作面试的过程中,不时的会有人对我撰写了大量的普通刊物论文的做法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这是既没效果又浪费时间的事情。对此,我自己内心的感受是,我是一个在学术上白手起家的普通人,只有通过这些看似平凡的大量的写作训练,我才能对我现在所从事的业务和工作达到如今的认知和水平。我的科研条件无法让我总能接触到特别好的思路和题目,那我就先坚持做到勤于思考,笔耕不辍。当笔下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于相关问题的真知灼见也自然水到渠成。我相信,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B类期刊是从许多C类刊物中炼成的,C类刊物是从许多普通刊物中炼成的,而普通刊物是从日常学习工作中对于想法和观点的文字积累中炼成的。这也许这只是众多科研方法中的一种笨办法,但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案。对于特别爱写字的我来说,这种方法还算让我能够乐在其中。


Q3:师兄,用什么计量方法好?

A3:我们应该先讨论一下需要用什么样的理论作为依据和基础。

        在许多次与本科生的论文合作中,我一上来就被问到了关于如何做实证的问题。毕竟,好的文章看起来都有高大上的实证。关于具体的实证应该怎么去弄,相信看过霍鹏那一期的同学应该都能有所感悟。我在这里想说的是,要明白论文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检验之间的关系,以免落入空谈实证的误区。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现在的许多高水平论文当中,实证检验部分往往会占据论文中比较显著的篇幅,这使得我最初也认为只要把实证做好就能够使得文章变成好文章。于是乎,我在读博最开始的时候不断的学习如何使用各式各样的实证方法,并迫不及待的把这些实证方法运用到论文中。当我把这些我运用最新掌握的实证方法写出来的而文章拿去投稿时,编辑部反馈的意见总是:变量选择缺乏依据。当时我有些不得其解,于是拿着这个问题去问我的师弟林文声,他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人们喜欢用线性回归方程来观察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那么,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线性回归方程而不用其他非线性方程,为什么选择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作为核心自变量而不是其他变量作为核心自变量?那是因为,在生产理论中,我们知道有个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它为我们揭示了产量与资本劳动投入之间的关系为,而在两边取对数后,CD函数有了的式子,由此才使得人们喜欢用线性回归方程来观察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所以说,人们选什么变量,用什么回归方法,都是有理论依据的,正如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就为我们采用线性回归方法观察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对产量的影响提供了依据。通过林的解释,我开始认识到,对于论文而言,实证无论多么高大上,它终归是为了证明论文中所提出的理论的正确性而采用的一种方法。而一篇好的文章的真正灵魂,是其中所构建的理论,或是所提出的思想。因此,在林的几番解释之下,我开始更为清晰的认识到,一篇好的学术论文,一定是“先有理论,再有实证”的,其中理论来源于平时学习的宏微观、发展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各种学科的原理和基本逻辑,而实证是以理论框架部分所提出的思想和观点为依据,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案例对理论进行验证的过程。在认识到论文是“先有理论,再有实证”的这个道理之后,我开始对原本觉得十分枯燥的中高级宏微观、发展经济学、管理学和产业经济学等讲述相关原理的书籍和论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不断的像查阅字典一样翻阅着这些书籍和论文,以为我将要在论文中阐述的思想与观点寻找扎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在我后来发表的B类和C类期刊文章中,可以看到,大多数都是以“理论+案例”的文章为主,而不是以前经常练习的“理论+计量”的文章,由此也能证明,构建一个能作为良好依据的理论框架对撰写出好的学术论文的重要性。所以,在我博士二年级末期到现在快毕业的这段时间里,每每遇到来问我实证怎么做的同学,我都会先跟他们讨论理论框架怎么搭建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帮他们跑个stata就完事。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同学,尤其是想接触学术论文的本科同学能够认识到:理论,或者说思想,对于写一篇好文章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把精力集中于“秀计量”。所以,好好学习宏微观等基础课程吧~~~


学习感悟

        最后,说两点个人学习感悟:

        第一,搞学术是体力活,努力就能成功。

        回看刚才所说的前两类问题,如果再说的不客气些,那都是一些同学为偷懒而寻找的借口。丁冬师兄说每个人的写作方式都不可复制,但是我们把每期看下来,无论是周振师兄的每天坚持写作,还是霍鹏同学强调的写文章是熟能生巧的过程,其实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很刻苦努力,都在自身的业务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写论文是一项包含很多内容的工程,用我导师王志刚老师的话说是必须要“朴诚勇毅,不胜不休”,而用我自己的话讲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总之,提笔写字,动手翻书,想法这东西,只有你去做了才会有;搬砖的方法,只有你去搬了才会悟得到,要不然哲学上讲说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呢。

        第二,关于创新,我认为,作为一个研究者,最关键的任务之一,就是去总结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创新。

        就这个问题,我与身边的人有过很激烈的辩论。我始终相信,真正创造历史的是人民。在全国各地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许多新思路、新方式在人民群众中已经产生了,但是他们有时自己没有意识到,有时意识到了也不太会总结。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研究者来对这些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事物进行总结和归纳,最后将具有共同性质的内容升华为代表事物运行规律的理论,一方面能够指导人民群众进一步开展实践,另一方面也进一步使得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升华。这也是实践论中,认识来源于实践,有进一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飞跃的过程。总之,我相信创新更多的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创造,而不是我们研究者自己。

图文/苏毅清

排版/罗钧龄

审核/张卢钰


原文附上苏师兄论文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